查看原文
其他

徐欣路:建立应急语言服务的常态工作机制

语标 2021-03-17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语言战略研究 Author 徐欣路


2020年第3期

应急语言问题

多人谈

本期嘉宾

徐欣路

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


建立应急语言服务的常态工作机制


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,中国应急语言服务正式推出了1.0 版。这既是疫情“倒逼”的结果,也是中国语言学界和企业界长期做好基础性工作的结果。这次应急语言服务,从实践上讲,语言学介入了社会急需,展现了语言和语言学对推动社会发展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;从学科上讲,语言规划学、社会语言学关注的视域也得到了有效拓展,因此是一件大好事,可以说给中国应急语言服务工作开了个好头。我们不能浪费这个“好头”,应该思考如何建立应急语言服务的长效机制。


应急工作往往是“养兵千日,用兵一时”。今后的应急语言服务,应坚持“着眼常态,面向应急”,把“养兵”的常态工作机制跟“用兵”的应急服务机制很好地结合起来。只有平日里养好兵,应急时才能有兵可用。所谓养兵,至少有五“养”。


第一,要养好合作之“兵”,与公共突发事件涉及的各不同领域都要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,做到认识统一,需求明确,消息互通,资源共享。


第二,要养好人才之“兵”,特别是专家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均应建库登记,当公共突发事件发生时,要能通过数据库精准地找到能提供应急语言服务的人。


第三,要养好资源之“兵”,术语库、语料库、“简易汉语”的词表和规则表等都是应急语言服务的基础资源,在关键时刻要能够随时发挥作用。


第四,要养好学术之“兵”,特别是要针对应急语言服务的世界经验、国内需求及各领域服务的开展方式进行研究,以学术成果为应急语言服务的长远发展提供滋养。


第五,要养好产品之“兵”,应急语言服务产品虽不求营利,但也要树立“产品思维”,做好产品特别是相关信息技术产品的预设计,让承载于产品之中的语言服务在关键时刻能真正用起来。


当然,应急语言服务事业虽然需要“招兵买马”,但我们也不能忘了那些“老兵”留给我们的经验和资源。在疫情发生之前和发生之初,不少组织和个人就已经自发地在做着相关的语言服务工作。他们的工作虽然没有在“应急语言服务”的名义下统一调度,但实际上都是非常宝贵的实践,其经验和资源都值得认真加以利用。


做好这些“养兵”的常态工作,我们就可以期待中国的应急语言服务迎来2.0 版。

文章推荐 “中国语言生活皮书”编纂十五周年邀请函 林有苗:“将生命放进学术”之模范践行者——纪念朱德熙先生诞辰100周年 清朝官方主流是用汉字还是用满文? 李宇明教授2020年博士后招生简章 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中的“姐姐”,该不该翻译成“sisters”?

本期责编:张打非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